新农民的新“双抢”——泉州夏粮收割现场直击

  发布时间:2025-10-12 02:35:49   作者:玩站小弟   我要评论
晋江市陈埭镇闽禾一芳农场,收割机来回行驶,收割水稻。 陈起拓 摄)昨晨,在位于晋江市陈埭镇的闽禾一芳农场,整片稻田绿中透黄,一束束稻穗结实饱满,一股清新稻香扑鼻而来。农场负责人吕建波正驾驶着收割机在田 。

新农民的双抢新“双抢”——泉州夏粮收割现场直击

晋江市陈埭镇闽禾一芳农场,收割机来回行驶,新农新泉收割水稻。州夏 (陈起拓 摄)

昨晨,粮收在位于晋江市陈埭镇的割现闽禾一芳农场,整片稻田绿中透黄,场直一束束稻穗结实饱满,双抢一股清新稻香扑鼻而来。新农新泉农场负责人吕建波正驾驶着收割机在田间来回穿梭,州夏收割早稻。粮收

大暑前后,割现一年中最紧张、场直最艰苦的双抢“双抢”季拉开序幕。

南方地区大多种植“两季稻”,新农新泉“双抢”即抢收早稻、州夏抢种晚稻,时间一般是7月中旬开始,一直持续到8月初。这段时间恰逢大暑,天气炎热,但也潮湿多雨,此时庄稼生长迅速,正是“夏忙”时节。

“虽然辛苦,但比以前好多了。”吕建波告诉记者,除了少数田地机器无法通行外,现在播种、插秧、飞防、收割、运输基本实现了机械化作业。他驾驶的这台收割机是2016年买的,驾驶室装有空调。刚收割的这些稻谷品种是“泰丰优3301”,亩产可达1200多斤,比起其他亩产1000斤的常规品种,品质和产量都提高了不少,100斤“泰丰优3301”比100斤普通大米多4元—5元。

记者跟随吕建波走进农场,两名工人正在手工脱谷。“这些谷子是用来做种子的,所以不能用机械脱谷,必须用手工脱谷,才能保证质量、避免谷种混杂。”他说,抢收早稻已经持续了十几天,只剩下100多亩,再过三四天即可收割完;晚稻已播种完毕,目前正在灌田,8月初开展插秧。

介绍完“双抢”情况,吕建波同记者聊起自己做新型职业农民的经历。他出生于1986年,高中毕业便跟着父亲经营农业,成为“农二代”已有十多年,分别在陈埭、磁灶拥有567亩、268亩农田。父亲那一辈被称作“农民”,而吕建波这一辈的农户有了个新名字叫“新型职业农民”。为了成为一个合格的新型职业农民,他参加福建农林大学新型职业农民大专班,学习农业管理方面的知识,如今已完成三年大专学业,进入本科班学习。

收割过程中,晋江市种植业技术服务中心主任黄伟彬也来到现场开展指导。据黄伟彬介绍,晋江全市共有早稻种植面积4900亩,7月9日开始收割,目前已收割约3500亩。“今年气候偏暖,虫卵多,病虫害现象比较严重,我们中心也安排工作人员提前到各农场调查水稻生长和病虫害发生情况,加强指导农户做好肥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工作。”

□记者 许雅玲 实习生 赖艳云

  • Tag:

相关文章

  • 泉州市气象台发布雷电黄色预警 请注意防范

    预计未来6小时我市部分乡镇有雷电活动,局地伴有强雷暴、6-8级雷雨大风、短时强降水等强对流天气。泉州市气象台2019年05月15日12时20分发布雷电黄色预警信号:预计未来6小时我市部分乡镇有雷电活动
    2025-10-12
  • 台风“麦德姆”将带来暴雨大暴雨,最新路径公布

    中央气象台10月4日06时发布台风橙色预警:今年第21号台风“麦德姆”今天4日)凌晨由强热带风暴级加强为台风级,早晨5点钟其中心位于广东省湛江市徐闻县东偏南方约830公里的南海北部海面上,就是北纬18
    2025-10-12
  • 国铁北京局今日预计发送旅客139万人次,计划增开旅客列车60.5对

    据“北京铁路”微信公众号消息,10月3日,国铁北京局共计发送旅客156.8万人次。其中,北京地区发送旅客77.2万人次,北京地区到达旅客51.8万人次。10月4日,国铁北京局预计发送旅客139万人次。
    2025-10-12
  • 北京市首笔数字人民币担保贷款落地

    北京国华文科融资担保有限公司消息,近日,在国家融资担保基金引导下,北京再担保公司推动国华担保与北京农商银行就数字人民币担保贷款成功落地。作为北京市首笔数字人民币银担分险批量担保贷款,实现了数字人民币在
    2025-10-12
  • 狂轰4球!中超旧将创造队史纪录,紧追哈兰德,冲击射手王

    世界杯欧洲预选赛第1阶段的一场比赛在奥地利和圣马力诺之间展开。这场比赛双方的实力过于悬殊,结果拥有主场优势的奥地利踢疯了,以10-0横扫圣马力诺。之前在首回合交手的时候奥地利就4球横扫圣马力诺,没想到
    2025-10-12
  • 全市14个在建交通重点项目已全面复工

    昨日,重点项目泉州大桥扩改工程施工现场机器轰鸣,工人紧张有序地忙碌,呈现出如火如荼的施工热潮。记者从泉州市交通运输局获悉,截至4月17日,泉州大桥拓宽改造工程、泉州环湾快速路石狮连接线工程二期)、安溪
    2025-10-12

最新评论